寻常性狼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腰疼腰酸非同小可 [复制链接]

1#
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 http://www.jpm.cn/article-123588-1.html

我们人体的健康运行,

离不开每一个器官的功劳。

而“肾脏”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。

我们总是嘲讽身边的基友“肾虚”,

把肾病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,

殊不知肾脏到底对我们有多重要。

要是你看完这篇文章,

还能乱开肾脏的玩笑,

那我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了。

肾脏对人体的那些作用

1

代谢器官,排出机体多余毒素

●像我们每天代谢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,比如尿素、肌酐、尿酸等等,这些物质都是经过肾脏来排泄的,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。

2

维持机体的水平衡

●人体每天都要摄入水分,肾脏就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,保证水的平衡。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,病人可能就会出现水肿甚至心衰的风险。

3

保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

●肾脏可以把机体的钾酸性这些物质进行排泄,所以在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方面,以及电解质平衡方面,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
4

内分泌的功能

●肾脏可以产生促红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,另外可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,所以在钙磷代谢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因此肾脏还具备内分泌的功能。

我们留意到了一组惊人的数据,我国慢性肾病(CKD)患者达1.3亿,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人患病。慢性肾病每年造成全球至少万人死亡,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第六大死因。[1]

什么是慢性肾病?

慢性肾脏病(chronickidneydisease,CKD),临床中被诊断为肾小球肾炎、隐匿性肾炎、肾盂肾炎、过敏性紫癜肾炎、红斑狼疮肾炎、痛风肾、iga肾病、肾病综合征、膜性肾病、肾病综合征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、多囊肾等等,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,时间超过三个月,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,肾脏病理学、影像学发现异常,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%,都可统称为“慢性肾病”。

慢性肾病的症状表现:

慢性肾病累积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,主要表现为水肿、腰痛、泡沫尿、血尿、高血压、腰酸、夜尿增多等临床症状。治疗不及时容易诱发感染、营养不良,长时间的感染和营养不良容易造成尿毒症、肌肉萎缩,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。

典型症状

1

水钠代谢障碍:多见于慢性肾炎、糖尿病肾病、狼疮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等多种肾脏疾病,肾病导致的水肿多在下眼睑,晨起时明显,慢慢发展到全身。

2

腰痛:慢性肾炎引起的肾病会导致腰痛,腰痛症状频繁时应及时就医,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,方便医生及时作出诊断,尽早治疗。

3

泡沫尿:出现泡沫尿说明尿中蛋白含量已升高,多见于肾小球肾炎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损害等。;

4

血尿:泌尿系统感染、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慢性肾病会出现血尿,可有肉眼血尿或者是镜下血尿,不论哪种都应立即就医,作进一步诊断。

5

高血压:慢性肾脏病的发展会引起高血压,长期高血压也会引起肾损害。

6

贫血:大部分的贫血患者都是由于肾脏疾病引起的,肾性贫血会加速肾脏疾病的发展,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。

7

肾性骨病:也称肾性骨营养不良,患者可有骨痛、自发性骨折、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炎以及肌腱断裂等改变。儿童常有生长发育迟缓及佝偻病表现。成人亦可发生腰椎侧突或脊柱后突等骨骼畸形。

其他症状

慢性肾病造成肾功能损伤以后会造成体内代谢废物的蓄积,如血肌酐、尿素氮等明显增多及体内内环境紊乱、酸中毒等,均会造成消化道方面的影响,引起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等。

慢性肾脏病筛查的意义

慢性肾病的早期往往因为没有明显症状而被忽视,我国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只有12.5%。[2]从疾病早期就做好预防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的风险,对已患慢性肾脏病者可以延缓慢性肾损伤发展到终末期。

强调预防的另一个原因是慢性肾功能减退往往不可逆,晚期患者只能依靠肾脏移植或者透析生存,对患者本人、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沉重负担。

慢性肾脏病如能得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病情可得到良好控制,甚至可以逆转,所以筛查慢性肾病意义很大。

慢性肾脏病的检查方式

无论有无危险因素都要进行筛查,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白蛋白尿和血肌酐的检测。对于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,如肾脏病家族史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尿酸血症、高龄(65岁)及肥胖等,应开展一级预防,每半年开展一次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宣教,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/肌酐比(ACR)和血肌酐的检测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(GFR)。

以上就是对慢性肾病相关的介绍,肾脏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,切莫大意!

参考文献:

[1]健康时报网.-04-07.一亿人患病八成不知!院士呼吁:将慢性肾病纳入重大疾病防治计划

[2]陈香美,王海燕.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减轻对国民健康的危害[J].中华内科杂志,,45(6):2

(相关信息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以上内容涉及医学专业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视作专业意见,任何关于疾病诊断与防治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,谢谢。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